手性药物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4-02-22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很多药物属于手性药物的消旋体,但手性药物的不同对映体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具有不同的选择性。其立体选择性能够对机体产生不同的毒性作用。因此,手性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很多药物属于手性药物的消旋体,但手性药物的不同对映体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具有不同的选择性。其立体选择性能够对机体产生不同的毒性作用。因此,手性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日益受到重视。

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手性异构体的毒理学作用特点,能够加快研发过程,为临床提供更安全的药物。现举例说明手性药物独特的毒性作用特点,阐述其毒理学评价基本过程,为手性药物的毒理学评价提供参考。




氨氯地平VS左旋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与左旋氨氯地平均为临床常用的降压药。氨氯地平为消旋氨氯地平,即含有等量的左旋体和右旋体(1:1)。左旋氨氯地平是手性拆分氨氯地平纯左旋体。

研究表明,氨氯地平只有左旋体有降压作用,右旋体几乎没有降压作用,左旋体降压作用是右旋体的1000倍,由此表明左旋体是氨氯地平的有效成分。在临床上,氨氯地平与左旋氨氯地平两者的降压效果相当,但要达到相同的降压效果,左旋氨氯地平的用量仅为氨氯地平的一半,且头痛、水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氨氯地平低。




沙丁胺醇VS左沙丁胺醇

沙丁胺醇为消旋体,左旋体与右旋体的比例为1:1;左沙丁胺醇为沙丁胺醇的左旋体。

两者均可高选择性地与气道平滑肌上的β2受体结合,起到快速舒张支气管的作用,常用于缓解哮喘等疾病的气道痉挛症状。经研究,沙丁胺醇只有左旋体在体内产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而右旋体无此作用,但右消旋体与β受体结合会产生头晕、头痛、心悸、手指颤动等副作用。在有效性方面,左沙丁胺醇能在较低的剂量下达到与沙丁胺醇相同的疗效。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西替利嗪VS左西替利嗪

西替利嗪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经有关文献报道证明,西替利嗪的左旋体具有抗组胺作用,而其右旋体无此药理作用,左西替利嗪是西替利嗪的左旋体,为新的第二代抗组胺药。两者药理作用相同,均具有抗过敏作用,主要用于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结膜炎、皮肤瘙痒、荨麻疹等。


在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5mg的左西替利嗪与10mg的西替利嗪相比,左西替利嗪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优于西替利嗪。




氧氟沙星VS左氧氟沙星

氧氟沙星是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研发合成的第三代广谱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感染、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其抗菌作用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而氧氟沙星的右旋异构体几乎没有抗菌作用,并且其毒性大于左旋异构体。因此,左氧氟沙星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治疗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成本略高于氧氟沙星,但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成本效果比均显著低于氧氟沙星。目前,左氧氟沙星是唯一的一种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手性拆分

广州研创使用手性色谱柱对以上部分药物(氨氯地平、氧氟沙星)进行液相拆分,分离条件及谱图结果如下:




氨氯地平色谱条件




氨氯地平谱图




氨氯地平拆分结果




氧氟沙星色谱条件




氧氟沙星谱图




氧氟沙星拆分结果

这两个项目通过广州研创的手性色谱柱可成功拆分氨氯地平和氧氟沙星,且所采用流动相条件简单,实验结果满足客户及市场需求。

总结

手性药物的异构体间在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均可能存在差别,这种差别与用药者、医师及药师亦息息相关,我们应了解手性药物相关知识,以便更科学、合理地使用此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