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传统的给受体型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分子,具有多重共振的B-N结构发光分子表现出窄半峰宽和超高色纯度的优势。
当前,B-N 结构发光分子已经实现从深蓝光到深红光的全光谱发射,器件外量子效率达到 40%,特别是半峰宽可以收窄至 20 nm 以下,成为实现高清/超高清显示最理想的发光客体材料。
然而,基于 B-N 结构发光分子的 OLED 器件存在着效率滚降严重、寿命偏短等问题,这在蓝光器件中表现更为明显,因此如何平衡效率和寿命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
将该系列发光分子应用于 TTA 材料为主体的 OLED 器件中,发现其器件效率与分子 KISC 有一定的反相关关系,这与 KRISC 决定效率的 TADF 器件不同。作者解释为慢 KISC 的客体分子抑制了辐射跃迁的 S1 激子向长寿命的 T1 激子的转换,后者会被低 T1 能级的主体猝灭或发生 TTA 和 TPQ,影响器件的效率和寿命。
因此,在 TTA 材料为主体的 OLED 器件中,具有慢 KISC 的荧光材料成为最具有优势的客体材料。该成果以“Reducing intersystem crossing rate of boron emitters for high-efficiency and long-lifetime deep-blue OLEDs”(《通过降低B-N结构发光分子的系间窜越速率提高深蓝光 OLED 器件的效率和寿命》)为题,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上,并入选为 hot article。
Reducing intersystem crossing rates of boron emitters for high-efficiency and long-lifetime deep-blue OLEDs
Keyan Bai, Mengke Li, Xiaofeng Tan, Lei Dai, Kaichun Liang, Huiyang Li,* Shi-Jian Su*
J. Mater. Chem. C, 2023,11, 16159–16167
https://doi.org/10.1039/D3TC03025C
本文第一作者,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博士学位(2018 年),2021 年加入华南理工大学苏仕健教授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是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产业化应用。
苏仕健 教授
2-年影响因子* | 6.4分 |
5-年影响因子* | 6.6分 |
最高 JCR 分区* | Q1物理-应用 |
CiteScore 分† | 11.8分 |
中位一审周期‡ | 29 天 |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B和C报道材料化学各领域的高质量理论或实验研究工作。这三本期刊发表的论文侧重于报道对材料及其性质的新理解、材料的新应用以及材料合成的新方法。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B和C的区别在于所报道材料的不同预期用途。粗略的划分是,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报道材料在能源和可持续性方面的应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报道材料在生物学和医学方面的应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报道材料在光学、磁学和电子设备方面的应用。
Editor-in-Chief
Natalie Stingelin